2013年,约有45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了发起、投资、参股小额贷款公司的公告,其中不少上市公司更是涉水多家小贷公司。
盈利维艰的上市公司进军其他热门领域,历来有之,且往往可以获得市场追捧,从前几年的涉矿,到现在的涉足游戏和移动支付,甚至是涉足民营银行等。而从去年起随着小额贷款行业逐步获得监管机构和社会的认同,多家上市公司已开始布局。
记者近日从消息人士处获悉,小贷公司的监管政策或将迎来重大突破。上述消息人士称,在小贷公司准入方面,或将实行牌照制管理,并采取宽入严管的原则,甚至可能实行认缴制。而融资方面,不仅融资渠道有所增加,融资比例也将大大提高,打破现有的“不超过两家银行业金融机构、50%的限制”。
小贷正成为上市公司闲置资金的重要出路之一。
进入2014年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,孚日股份、宝鼎重工、多氟多、达华智能、准油股份、赛象科技、佰利联、五洲交通、美都控股、巨轮股份、华邦颖泰等10多家公司发布了参股和设立小贷公司的相关公告。
即使是国有企业背景的上市公司也对小额贷款乐此不疲,广州国资委控股的珠江钢琴去年也公告称,旗下广州珠江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(下称“珠江小贷”)开业,同为广州国资委控股的越秀集团也成立了小额贷款公司。而在整个2013年,大东海A、达华智能等都发布了参股小额贷款公司的信息,包括江粉磁材、宏图高科、广弘控股、海亮股份、凯撒股份等多家上市公司都发布了投资小额贷款公司的相关公告。
竞争或将加剧
上市公司争涉小贷,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是看中小贷公司的回报率。然而,在小贷公司融资渠道增加、融资条件放宽之后,其行业内的竞争加剧在所难免。
广州一家小贷公司高管对记者称,目前小贷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全国平均约为7%~15%,对于一些主业回报不高的公司而言,投资小贷公司可以提高资金的回报率。上述高管认为,未来随着对小微金融限制的进一步放开,投资回报率会继续提高。深圳一位小贷公司高管则称,政策放宽下小贷公司的数量越来越多,竞争越来越激烈;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又在不断地将业务“下沉”,挤压了一部分原本属于小贷公司的市场。
业内人士表示,上市公司热衷投资小贷公司的一大动力来自于2009年我国发布的《小额贷款公司改制设立村镇银行暂行规定》。如今,金融业对民间资本的大门已逐渐敞开,而那些拥有相对充裕资金的上市公司们,则正在以实际行动扮演着“急先锋”的角色。